楚天金报系列报道2-----图文:第十二届楚天艺术大赛决赛落幕
图文:第十二届楚天艺术大赛决赛落幕 |
比赛结果一周后公布 选手表演质量较往年提升 |
楚天金报讯 □文图/记者宋锐 通讯员余杰 实习生章小东
他只有8岁,可一手爵士鼓打得铿锵有力、激情四射;她练舞蹈不到一年,可在舞台上的表演让评委连连称赞……5月7日和8日,由楚天金报与蒲公英星星火炬湖北赛事管理办公室联合举办的“第十二届楚天艺术大赛”决赛在中南民族大学落下帷幕。
决赛分为钢琴、爵士鼓、舞蹈、声乐、古筝、民乐、西洋器乐等项目。选手按年龄分幼儿组(6岁以下)、儿童A组(6-7岁)、儿童B组(8-9岁)、少年A组(10-12岁)、少年B组(13-15岁)、青年组A组(16-18岁,分专业和业余组)、青年组B组(19-25岁,分专业和业余组)。来自武汉、襄阳、宜昌等省内6个赛区的3000多名选手参与角逐,比拼十分激烈(如图)。
决赛结果将在一周后公布,获得特金、金、银奖的选手,将有资格代表湖北进京参加“蒲公英”第十六届青少年优秀艺术新人选拔活动、“星星火炬”第十三届中国青少年艺术英才推选活动总决赛(费用自理)。
留守儿童传承爷爷梦想
一把二胡、一根琴弓,造型简单的乐器却奏出了美妙的旋律。在民乐赛区,10岁的刘学君在众多参赛选手中显得比较稚嫩,但他演奏的《万马奔腾》时而婉转悠扬、时而急促高亢,在一旁等候的选手们也情不自禁地为他鼓掌。
正在读小学四年级的刘学君学二胡已经3年了,每天他都会花1小时左右的时间练习,之前也参加过一些赛事并获奖。刘学君的爷爷对孙子在决赛中的表现很满意。他告诉记者,孩子的父母都在广东工作,刘学君算是留守儿童了,他希望孙子能通过学习乐器,性格更加活泼开朗。“我和孙子都很喜欢二胡,我没机会学,让他学也算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他笑着说。
这是刘学君第一次参加楚天艺术大赛,爷爷表示,得奖是其次,主要希望通过比赛培养孙子的自信和胆量,同时认识更多有才艺的小朋友。
父母言传身教当老师
在爵士鼓赛区,一位扛着专业摄像机,但摄像动作略显生疏的家长格外引人注目。“我是来给儿子摄像的,今天这是第三次用这台机子。”这位来自襄阳的张先生告诉记者,他对摄像一窍不通,但还是花8000多元钱买了这台专业摄像机,并请老师教了一天,目的是给孩子树立榜样。“其实手机、DV足够记录他的比赛过程了,但我想让儿子明白,做任何事情都要专业、认真,不能敷衍自己。”张先生说笑呵呵地说,他这一举动对小家伙还是挺有触动的,每天都很自觉地练习,现在一手爵士鼓打得有模似样。
同样“言传身教”的还有来自北京的妈妈孙丹,她陪8岁的女儿李翊瑄参加了舞蹈比赛。“我在武汉开了一间舞蹈室,孩子也在武汉读小学。”孙丹说,没事她会带女儿去舞蹈室看她教学生,女儿对舞蹈越来越有兴趣,跟着她跳了一年多。这次决赛,李翊瑄跳的是妈妈编排的新疆铃鼓舞,虽然只练了不到两个月,但她灵动俏皮的表演让评委赞叹不已。“不紧张,就和平时跟着妈妈跳一样。”李翊瑄大方地说,觉得自己表现挺好的。
选手们的表演质量提升不少
除了选手比赛高水平外,本届大赛的评委阵容也是一大看点,本届邀请的评委大部分是省内各个行业的权威专家学者。
曾任上一届比赛评委的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学前教育专家邹琳玲教授认为,这一届选手的表演质量比往届有了不小的提升。“最突出的表现是舞种比以前更丰富了,之前多是简单地分成群舞和单人舞,这次看到了民族舞、古典舞、爵士舞、芭蕾舞、拉丁舞等十余种舞蹈,非常精彩。”邹琳玲就她负责的舞蹈项目举例说,服饰美观、组织规范、动作标准、舞蹈富有表现力等特点,也都为选手加分不少。“青少年学习舞蹈有助于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提高艺术修养,特别是学习特色的民族舞,更有利于他们理解和传承民族文化。楚天艺术大赛给了青少年一个很好的展现自我的平台,让他们在竞争中学习,营造了良好的艺术氛围。”邹琳玲说。